国产超声刀从研发到进临床,如何走通后半程?上理工创新机制推动教授医工交叉成果转化

来源:健康学院生物系统热科学研究所发布时间:2023-06-02浏览次数:58

      用于微创外科手术的国产超声刀,从临床医生提出需求,到科研人员研发再到自主生产、真正进入手术室,需要跨过几道槛?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崔海坡用自己的经历给出答案:除了研发外,最需要的是转化路径创新和机制创新。

      目前,价格每把超过2000元的进口超声刀,占据了国内80%以上的市场。随着崔海坡的成果转化成功,性能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的生命之刃成本可降至每把300元以下,目前其成果已进入型式检验和动物实验阶段,预计明年获批上市。而围绕超声刀成立的创业公司已获三轮融资,估值达2亿元人民币,同时在研制中的还有三款拥有全球首创技术的国产医疗器械。

      为了促进科技成果1100”,上海理工大学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作价入股并将80%股权奖励给崔海坡团队。从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创新、成果转化路径创新,到鼓励教授创业的机制创新,崔海坡说,希望能够探索打通国产医疗器械产业化之路,探索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医生派单、高校接单,医工交叉零距离加速催生创新成果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器械学院早在20年前就开始进行医工交叉研究的探索,希望能打通高端医疗器械的创新链产业链,加快国产替代。2019年,来自上海多家医院临床一线的医生,就将临床医疗器械最迫切需要改进的问题以需求单的方式直接派发到上海理工大学,由各领域科研团队组队接单后快速攻关。

      上海长海医院医生提出,不少微创外科手术需要使用的超声刀系统主要依赖进口且价格不菲。作为一次性耗材,宽3mm、长约13mm的进口超声刀头当时售价6000元,而已面世的国产刀头虽有价格优势,但在手术中断裂的概率更高。一旦断裂就可能在人体软组织内游走,对医生来说,在手术中寻找失踪刀头是额外的难题。

      国产超声刀如何让医生用得顺、患者用得起?崔海坡揭榜挂帅,短短两周就组成机械、材料、控制等多学科团队。耗时一年,团队基本摸清了技术路线,并于2020年提出超声刀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的国产化方案。

      崔海坡告诉记者:我们和医生在研发过程中反复沟通,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完全符合临床需求。目前,第一批500把超声刀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不仅切割速率、断刀率等主要性能指标比肩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还根据医生需求独创了18mm长的刀头。

 

高校支持教授创业,走通成果转化之路的后半程

      第一轮融资200多万,第二轮融资500万,第三轮融资1600……目前,凭借超声刀、肿瘤射频消融系统、自适应电外科能量平台等多个正在研发中的硬核高端医疗设备,崔海坡担任总经理的创业公司眼下已进入第四轮融资。去年,公司的精准肿瘤射频消融系统项目还获得上海市近千万元的科创基金支持,这也是松江区唯一一个获批项目。

      大学的实验室里有不少01”的创新成果,也不乏科研团队申请专利,但真正能走上转化之路、最终落地的却凤毛麟角。崔海坡坦言,正是学校大力支持,他才走通了成果转化的后半程

      “医疗器械的市场化之路尤其难走通,很多环节仅凭教授单打独斗根本不可能完成。崔海坡告诉记者,由于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申请难,项目险些夭折在落地的第一步。

      “借力区校合作,崔海坡的创业路也随之柳暗花明。2021年,在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资产经营公司与投资方共同成立上海睿速创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这也是上海理工大学与松江区战略合作中产业化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超声刀的科技成果评估定价490多万元,上理工以知识产权方式入股,然后学校将其所持股权80%作为奖励转让给科研团队。同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样机进入试制阶段,2022年,公司自主生产的超声刀进入型式检验阶段。如今,公司不仅拥有了先进的研发和检测实验室,还有满足三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厂房及无菌车间,整套超声刀装配、生产系统运转有序,1名工作人员即可年产3000把。

机制创新释放科研人员活力,更多医工交叉成果转化在路上

      “国产医疗设备是很烧钱的项目,很多创业企业都曾因为融资难导致资金链断裂,倒在了上市前夜。崔海坡告诉记者,而学校的创新机制使得超声刀在研发、转化过程中获得颇多助益。

      最初,崔海坡团队只有一张超声刀生产设备的设计图纸,如果没有资金支持连样机都造不出。融资难成了他最头疼的问题,因为医疗器械研发周期长、审批周期长,因此并不受资本青睐。然而,上理工深耕医疗器械行业多年,当公司有了学校做股东,在大学的金字招牌和平台资源加持下很快就收获了第一笔融资渡过了难关。

      学校的机制创新不仅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将创新机制落实到科研人员的评价中。去年底,上海理工大学出台了一项新政: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达到一定条件也可以满足职称晋升的硬标准,分量等同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这对崔海坡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他的研究方向并不属于基础研究,很难满足国家自然基金申报要求。这项机制改革令我备受鼓舞,这也是对科研人员服务现实需求的工作的认可。崔海坡说,最近,他正凭借科技成果转化申报教授职称,机制创新正进一步释放科研人员的活力,相信更多医工交叉转化成果已在路上